为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与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构建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同频共振的高水平育人蓝图,2025年11月14日上午,农学与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召开2026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特邀多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知名企业的资深专家,分别为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王连芬部长、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念席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农艺师刘忠强、天津中天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刘泮旭总经理、本学院刘惠芬教授等专家应邀出席。两个专业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研讨。会议由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葛均筑主持。
葛均筑介绍了2026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总体目标与核心要求,强调了本次修订工作在对接新质生产力、优化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随后,专业负责人分别就培养方案的体系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培养成效进行了系统汇报,详细阐述了修订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初步调整思路。
在专家提问与研讨环节,各位专家结合各自领域,从多元视角出发,为培养方案的完善建言献策。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家从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科发展前沿出发,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与科学性、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结构优化等关键问题,提出了系统且具操作性的建议,为方案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供了重要参照。来自企业的专家则紧扣产业实际与发展需求,围绕行业对毕业生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具体期望,强调课程内容应紧跟技术变革,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实践锻炼,从而有效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其建议为培养方案注入了鲜明的产业导向和实战特色。
与会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认真听取并记录了专家意见,并就方案具体细节与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专家建议精准到位、视野开阔,对完善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会议最后明确,专业团队将以此研讨会为契机,全面梳理、吸收专家意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与区域农业发展需求,对2026级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精雕细琢与完善优化,确保最终方案既符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又能精准对接现代农业与生物育种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编辑:帅磊;审校:王善科、孙红英、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