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3月17日,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在耕稼楼210会议室召开AI智慧课程建设专题教学研讨会。校教学督导成员、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生物技术系全体教师及教学秘书共同参与此次研讨。
研讨会期间,郝建朝老师分享了《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化学》、《环境科学大实验》等传统课程在知识“输入、思考、内化、输出”方面的AI智慧课程的建设经验。他通过对比传统课堂与AI智慧课堂的学生参与度、知识掌握率等数据,直观展示了信息化手段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优势。郭昱秀老师介绍了AI工具及技术平台的要点,以及与学生互动中如何利用AI工具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校教学督导马文芝、孙贵宝对两位教师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智慧课程建设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并建议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进一步挖掘大数据在学情分析、个性化指导中的应用潜力。与会教师还就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跨校选课平台搭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多项可行性方案。
下一步,学院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生AI素养培育,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与各专业核心课程的交叉融合,助推专业建设和发展,逐步构建“智能+”新型教学模式,着力塑造“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新生态。
(撰稿人:亓小红,审校:段苏虎,孙红英,王善科)